当大家决定买一层楼,理论上是即时落细订兼签临时买卖合约,过程中很多细节都要即场决定,包括成交日,而由签临约至成交日所需的时间,就是成交期。
基本上,成交期是买家和业主私下协议,没有明文规定要多久。没指引对于新手来说,就是最棘手的事,容易被业主主导成交期。
有些业主想快些得到资金,会尽量缩短成交期,例如要求一个月成交。有些业主可能因为物业仍有租客入住,需要租约完约才可交吉,故会建议一个超过半年的长成交期。究竟长成交期及短成交期,对买家有多大影响?最理想的成交期又应是多久?
过短成交期的风险
一般而言,物业成交期最好不要短过45天,有些物业代理会建议用2至3个月作为成交期,因为律师楼需要时间去检视楼契是否有问题,即大家经常听到的“查契”,有部分律师楼面对成交期少于30天的个案,更索性不接生意。
另一方面,买家会在成交期间办理按揭手续,批核最快也要两星期。但这只属于顺利的个案,很多时大家都会有文件不齐的情况,需要补交文件。如果遇上像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很多银行职员都在家工作,批核时间会更加长。
由于在成交当日,买家必需“找尾数”,即扣除大订后,首期余下金额以及银行的按揭贷款,都要一并交予业主的律师楼。假如按揭贷款来不切批核,买家便要想办法填补银行贷款,例如要向财务机构借高息贷款先度难关,又或是要自己先垫支,否则便要无奈挞订,更有可能面临业主追收重售物业的损失。
疫情后 成交期最好有3个月
所以近来很多人都建议成交期最少要有3个月,另外有人提议可以在签临约时加入可以延长成交期的条款,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也有缓冲时间。
至于成交期过长有何影响?一般来说是卖方较迟收到资金,而买家收楼亦会延迟,如果买家正在租楼住,买楼目的是自住,迟收楼意味要多付数个月租金,如果买家目的是收租,亦会因延迟收楼而少赚了租金收入。所以有人如果提出长成交期,就要视乎买卖双方是否愿意接受。
延伸阅读:
【居屋2023】为左层居屋姐弟反面?居屋可否“甩名”做首置客?
HIBOR plan vs P-Plan边个好D? 每日最新HIBOR
【九成按揭2023】一文睇清申请条件、按揭保险、可选择物业
【宠物家居2023】猫狗家居设计Tips!
焦点新盘
新盘2024 | 买新楼流程 | 港岛南岸 | 白石角项目 |
按揭资讯
高成数按揭 | 林郑Plan 2.0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