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睇樓網站上載影片,介紹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一單位室內設計,有網上討論區留言稱,對比單位圖則後懷疑打通為房門的一幅牆壁為主力牆。事件成為地產界熱話,不少居民擔心影響結構安全。主力牆與一般牆身不同,不可以擅自改動,否則會危害大廈安全,一經發現更可能被判監禁。
涉事單位的大廈業主擔心大廈結構受影響,市場普遍反應是,業主和工程承建商對事件都難辭其咎,要求管理公司嚴肅跟進事件,直至涉事單位回復原狀,以保障業主安全。究竟甚麼是主力牆?主力牆改動對業權有何影響?
裝修想拆牆改間隔,最忌動到主力牆,其實,不想認錯主力牆,有2招簡單分辨,還有裝修時拆解主力牆到底可不可以鑽孔、想合法拆走主力牆,原來都不是絕無方法。
主力牆是甚麼?
主力牆亦即結構牆,是樓宇間隔牆的一種。主力牆以石屎、英泥等工料建成,中間鋪有鋼筋,因此相當堅固、承重力佳,用以支撐整棟樓宇結構,就像骨頭支撐起我們整個身體一樣。
所以,如果主力牆被破壞,樓宇就無法承重,會出現傾斜、甚至倒塌。因此,主力牆是樓宇結構相當重要的一環,不可以隨便改動。裝修想打通間隔時,就要特別注意,不可隨便將主力牆拆走,否則可能會令大廈變成危樓。
一般住宅的間隔牆可分為「主力牆」及「非主力牆」,非主力牆多由磚材建成,主要用作間隔空間、防火,通常厚度大約只有4寸。而主力牆因為有鋼筋在內,加上要承受樓宇的重量,會比非主力牆厚得多,一般最少有6寸以上。另外,由於低層單位要承受上層壓力,主力牆都會較厚,普遍住宅的主力牆由6寸至14寸不等。
如何判斷主力牆?
1. 用聲音
如果已經收樓或入伙,可以親身上到單位,就可嘗試用手在牆上敲打,並比較各幅牆的聲響。因為主力牆較厚、用料堅實,發出的聲音通常會較低沉、厚實。而普通間隔牆相對較薄,敲打的聲音都會較空洞、有迴音。
2. 看圖則
不過,如果無法親身上樓,或者新盤只有樓書參考,業主又想提前準備,就可以用單位的圖則判斷。在圖則上,灰色間條代表牆身間隔,可以看到有粗幼之分,這其實亦反映了實際上的牆身厚度。圖則上灰色線愈粗,表示該處的牆身愈厚。由於主力牆一般較厚,所以圖則上的粗線通常都是主力牆,而幼線地方就會是一般的間隔牆。
同時,銀行處理按揭申請時,會委託測量師行進行估價,如果測量師行發現主力牆或其他單位結構上有改動情況,會通知銀行。如銀行發現違規情況,有機會不批出按揭申請。
拆走主力牆後果是…?
既然主力牆是大廈結構的一部分,業主如果自己拆去主力牆,不但危害自己單位的安全,更會影響整座大廈其他住戶,危及樓宇安全。2010年的馬頭圍道唐樓倒塌意外,就是因為裝修時影響到主力牆,令大廈結構被破壞,釀成慘劇。
如果真的想拆去主力牆,根據《建築物條例》屬於改動樓宇結構,業主必須先聘請註冊結構工程師,為單位結構做詳細檢查,評估拆去主力牆後,有沒有合適的加固方法。如果工程師認為方法可行,就要向屋宇署入則申請,獲得批准後才可以進行工程。業主切勿貪圖一時方便,自行拆走主力牆,否則一經發現,屋宇署有權要求業主立即還原,業主就要承擔起額外的一筆工程費,工期亦被逼延長。如果業主未有在期限內還原,更有機會被釘契,甚至檢控。
同時,拆牆打通單位要入則,《建築物條例》規定,如果要拆除間隔牆來打通單位,就必則要經合資格人士,向屋宇署入則申請,得到批准才可以進行工程。此外,如果想打通上、下層單位,自製複式單位,都要先得到屋宇署批准,才可以動工。
屋宇署亦重申,根據《建築物條例》的規定,任何涉及私人樓宇的建築工程(包括加建及改建),除非符合《建築物條例》第41(3)條有關豁免審批工程的規定,或屬於可透過「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簡化規定而進行的小型工程,否則有關人士應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4條的規定,委任認可人士向屋宇署呈交圖則,圖則獲批准及得到同意展開工程後,方可進行有關工程。
未經批准而進行建築工程屬嚴重罪行,最高刑罰為監禁兩年及罰款40萬元。如果有關工程進行的方式導致或相當可能導致任何人受傷或任何財產損毀的危險,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判監禁3年及罰款100萬元。
屋宇署亦透露,肇事單位涉及拆除部分主力牆的工程,並非豁免審批工程,亦非小型工程。涉及主力牆又未經屋宇署批准的工程,會被視作違例建築工程。屋宇署及後派員視察發現有違規情況,包括拆去一幅200毫米厚結構牆以安裝新門。屋宇署人員並於涉事單位上層及下層單位視察後,認為整體樓宇結構沒危險,署方亦得悉涉事業主已主動安排承建商於該道新門橫樑下安裝臨時支撐。
屋宇署:業主須30日內完成修復
屋宇署署長余寶美指,署方高度關注事件,已聯絡業主並聯同涉事設計師、管業處人員到現場視察,發現拆除的部分佔整個單位結構牆的 6%,佔整層的結構牆 1%。署方亦已檢視樓上和樓下單位,初步認為整體結構無危險。署方知悉業主已委認認可人士着手跟進,包括會改善臨時支架。
余寶美指,臨時支架會在復修前發揮作用。署方會調查違規情況,業主、設計師、及施工承建商都有機會負上相關責任,署方找到證據會依法辦事、嚴肅處理。現階段業主須聯絡註冊承建過提交報告,作全面結構評估,及講明如何修復拆除部分,包括施工方法、使用物料,須以樓宇原本設計作藍本,使用相同物料等。該報告獲批後,業主須盡快開展工程。日程上,業主須在 15 日內展開工程,30 日內完成修復。署方指,會跟進涉事設計師其他裝修工程項目,需向屋宇署交代詳情。
樓上樓下原來可索償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最新動態
熱門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