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住宅物業暫不減辣,驚喜欠奉,相信短期對樓價影響有限。事實上,不少樓市政策早已不合時宜,加上疫情反覆,經濟前景存不確定性,建議港府加快研究放寬住宅按揭成數及放寬壓力測試可行性,制定減辣時間表,助市民置業安居。最新差估署數據顯示,10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0.57%,樓價再次回落,倘若第四波疫情持續反覆,有機會影響樓價再向下輕微調整。
為了解市民於施政報告後的最新置業意向,香港置業率先進行業界首份「施政報告」調查,於施政報告公佈後,成功收回284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有約3成受訪者認為撤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從價印花稅最令他們受惠佔比最多,其次為提供更多「首置」項目佔約2成。
置業信心方面,逾4成半人認為房策及土地政策令置業信心增加,較去年施政報告後同類型調查增加約10個百分點。另有近6成市民計劃未來12個月入市置業,較去年增加逾15個百分點。至於樓價走勢,近6成人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將平穩向上,當中逾4成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會上升,較去年施政報告出爐後同類型調查增加8.1個百分點,反映大部份市民對後市仍具信心。
市場上不少準買家有意上車換樓,受惠去年10月政府放寬按保樓價上限,據資料顯示,本年(截至11月23日)二手住宅註冊量中,不同金額類別的二手物業仍未及去年全年水平,唯獨逾600萬至1,000萬元宗數錄17,457宗,較去年全年13,027宗大幅高出約34%,帶動今年迄今整體二手住宅註冊量與金額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是次施政報告主要集中於發展土地興建公營房屋,對私樓房策着墨較少,增加土地供應方面主要提及明日大嶼等方案,但遠水難救近火,短中期土地供應缺乏情況未見改善。另外政府未有如市場預期放寬1,000萬元以上住宅物業按揭成數,相信短期對樓價影響有限,不過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對本港營商環境有支持,對穩定市場仍屬正面消息。冀政府適時審視辣招,讓市民有更多上車換樓機會,同時加快覓地建屋,為樓市拆牆鬆綁,並加速提振受疫情困擾的本港經濟,讓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