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oris Wong

啟德 新盤

【啟德新盤】一文睇哂沐泰街10號項目資料

資料顯示,項目屬新九龍內地段6563號,分兩期發展,共提供1,051伙,第1期佔492伙,第2期佔559伙。關鍵日期為2023年3月,事實上,政府著力打造啟德發展區多年,有意把九龍東發展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²),前景備受市場看好。

【海濱文藝】細看西九龍奢華豪宅格局

位於九龍站上蓋項目天璽,除了項目自身交通配套優勢,附近的生活娛樂配套亦是一絕。九龍站項目鄰近西九文化區,有不少好去處,分別有M+展亭、西九龍藝術公園及海濱長廊,可以飽覽醉人的維多利亞及港島的美景,更是讓你在繁忙的生活當中,忙裡偷閒,渡過寫意的一天。

林鄭plan 2.0

【林鄭Plan 2.0】放寬按揭不可不知的細節

由於首置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由現時8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以1,000萬元單位為例子,原先的按揭成數最高為8成,即首期需要200萬元,而放寬按揭成數至9成,首期減少至100萬元,減少100萬元或50%的首期開支。

【美孚新邨2.0?】燒烤場原來可以起樓?

市區樓搶手,市區地自然渴市。有香港著名燒烤場地想變成住宅,而且更要有6,000伙?近年備受社會爭議,被指無牌經營多年的九華俓燒烤場所在地皮,獲業主向城規會提交新申請建住宅,為近年罕有市區大型住宅項目,規模等同鄰近的大型藍籌屋苑美孚新邨的一半。

【近在咫尺】盤點草地靚景屋苑

全港很多企業都讓員工居家辦公,以遙距方式與他人溝通合作,突然間,到底最宜居的地區在那裡,值得討論。有人說,在香港買樓,望草地景比海景更難求。這句說話不無道理,事實上,香港三面環海,不少屋苑臨海而建,望優美海景故然吸引,不過亦有人鍾情草地景,綠油油一片實在能令人心曠神怡。

【新晉豪宅】位處市區核心地段 繁華中不失貴氣

近年新晉豪宅已經打破這個傳統概念,不但坐落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之中,而且交通方便,有大商場,生活配套齊備。其實在尖沙咀鬧市中,也可找到超級豪宅踪影,其身價絕不遜色於九龍站豪宅,所說的就是市建局與新世界合作發展的重建項目名鑄。

賣地

【供不應求】政府賣地慢過市場吸納 樓價難回落

將推出的13幅住宅用地中,4幅位於港島、2幅位於九龍、7幅位於新界。即使政府真的全數將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單位推出,按道理都只是僅僅應付市場需求,而且主導權不在政府自己手中之餘,官地潛在供應又未會全數推出,在供不應求下,樓價將續穩企向升,難以回落。

【預算案新招式】一文了解累進差餉制度

政府終於在疫情急需要開源節流之際,在《2022/23財政預算案》建議,日後限制業主只可申請一個住宅物業的差餉寬減。同時,政府建議就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制,按「能者多付」原則,設有3個級別,對於那持有豪宅作租金收入的人來說,從5%加到12%,加幅達140%。

個人化

【宅在家搵樓】香港置業提供更個人化的搵盤體驗

疫情宅在家之下,善用資訊科技及互聯網查閱資訊已經是大家生活的一部份,香港置業亦緊貼市場發展,全新推出「個人化推薦」功能,網站會員只需要通過簡單步驟,即可在網上搵盤同時,更快更有效了解樓盤與用戶的適合度!更可以隨時更改偏好,讓用戶更快、更準找到心水樓盤。

【醉人海景】香港TOP維港景樓王逐個數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的重要標記,這個位處九龍以南、港島以北的深水港,見證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蛻變為今日的國際大都會。維港日景吸引,夜景醉人,於家中居高臨下望向維港,隨時隨地欣賞都市迷人海景,是不少人的夢想,因此以維港海景為賣點的住宅一直有價有市。

財政預算案

【財爺有話兒】一文睇哂預算案樓市資訊

陳茂波指,已指示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修訂按揭保險計劃,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會由現時8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

林鄭plan 2.0

【把握機會】淡市還價技巧你要懂

首先,作為準買家要給業主及地產代理知道,你是真心有興趣買樓,地產代理通常會擔心失去潛在買家,會更落力幫你找筍盤。而在尋找心儀盤源,很自然就會想用最平價錢入手,但知己知彼是必須,應多向專業而且信得過的地產代理查詢業主背景及放盤細節,會較容易找到有機會還價的盤源。

新盤 入伙

【樓價會調整?】未來新樓供應9.8萬伙 追平歷史新高紀錄

供應多了,是否可以令樓價有調整,亦要配合其他經濟條件。在過去20年,如果大幅增加供應,即是要大興土木,即等同將建築成本大增,所以,增加供應只可以減少發展商產生暴利的機會,但並不可能改變樓價拾級而上的趨勢。而且香港息口走勢仍處於平穩及低水平,樓市仍值得看好。

印花稅

【法律認知】自行壓低售價,可以避過印花稅?

這做法看似高明,可有效慳稅,其實不然,因為稅局有機會重新審核成交價是否與市價相若。舉例而言,若果1星期前有同一幢大廈不同樓層相差約數十萬元,未必構成問題,不過若相差超過100萬元,過份偏離市價,當局有機會自行為物業估價,並以此為計算印花稅標準,要求買家補回印花稅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