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美國是次要加息的主因,是基於現時美國通脹持續高企,2022年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7.9%,創下40年新高。加上疫情以及外圍局勢緊張,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困難以及不確定性,透過加息去抑壓高通脹是勢在必行。
標籤: 加息
矽谷銀行SVB倒閉如何影響香港市民?
SVB母公司矽谷銀行金融集團(SVB Financial Group)在3月8日宣布因旗下銀行存款減少,錄得18億美元虧損,並需要22.5億美元投資,投資者和存款客戶見狀,於24小時內提取逾420億美元,加速SVB崩潰。
加息後業主擴大議價空間 馬灣珀麗灣業主兩度減價求售 首置客最終斥520萬元入市2房戶
香港置業葵青珀麗灣分行客戶董事熊建明(Tim Hung)表示,美國12月加息後, 本港大型銀行跟隨調升最優惠利率0.25%,令12月二手交投陷入冰封狀態,觀望氣氛濃厚……
【靜極思動】把握疫市轉按良機 哪4類人最需要?
現時的轉按人士,部份是約兩年前曾經承造按揭,現時已過銀行「罰息期」的人士。而兩年前的最優惠的按揭計劃約為H+1.3%,與現時市面上最優惠的H按計劃相同,亦是10年以來較低水平。與此同時,現時轉按的現金回贈可高達1.5%,因此扣除律師費仍有錢落袋,帶動轉按需求。
【負資產2022】4招教你避開最終被銀行call loan!
所謂「負資產」,即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按揭貸款,即「資不抵債」,而負資產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銀行有機會call loan(提早還款);然而,現時大部分業主持貨力仍然強勁,因斷供而被銀行要求call loan的風險相對以往低。
【施政報告2022】地產樓市政策一覽 政府出手救市?
如在2022年10月19日或以後在港置業,可於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已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但他們仍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這將使其印花稅負擔與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看齊。
【加息未驚過?】政府無懼樓價跌 照推靚地招標
加息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之下,政府反而在這時候選擇大力推靚地招標,而且是位處鐵路上蓋,市值隨時超過100億元的大型地皮,似乎最不擔心樓價跌的人,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2022年9月底公布新一季賣地計劃,政府將於2022年10至12月推出多幅「百億地王」。
【壓測放寬】壓力測試要求下調至2厘 收入門檻可以低幾多?
金管局解釋,考慮到美國聯邦儲備局自2022年3月以來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共3厘,面對資金成本上升,銀行早前已經上調新造拆息按揭貸款鎖息上限,近日更將最優惠貸款利率上調,金管局認為適宜將壓測假設利率上升的幅度,此水平已經足夠確保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
【加息周期】P按有機會勝H按?
在提高鎖息上限的銀行中,部份銀行對於一手樓,仍會提供實際按息2.5%鎖息上限的按揭計劃,但名額有限。另外,其實現時仍有未調升鎖息上限的銀行,如對有關銀行的按揭計劃有興趣,大家如想申請可直接聯絡按揭轉介公司,以鎖定最優惠的按揭計劃。
【二揀一】定息按揭應該用大型銀行還是按證公司?
現時主流的定息計劃中,包括最近大型銀行推出的定息按揭計劃,以及按揭證券公司一直提供的定息按揭計劃。究竟兩者有何不同?要選擇大型銀行定息按揭還是按證公司的定息按揭,首先我們要分清兩者的分別。大型銀行推出的是首年定按計劃,不論在還款年期、利率、貸款上限、壓力測試要求等均有不同之處。
【mortgage-link VS 定存】加息搵錢 水歸何處?
Mortgage-link的最大金額為按揭剩餘貸款額的一半,例如現時按揭剩餘貸款額為200萬元,Mortgage-link的高息存款額上限便是100萬元,去到按揭最後幾期,按揭剩餘貸款額可能只有十幾二十萬,那Mortgage-link的高息存款額上限便只有數萬元。
【2022買樓必讀】齊來關注息口走勢
「加息」,對關心樓市的人士,是敏感字詞;對供樓中的業主而言,更隨時是一場惡夢。所以,在財金界,有時會形容為「息魔」。不過,美國聯儲局自2015年底以來,先後加息多次,在美國幾次加息中,本港銀行大多數都按兵不動,未有完全跟隨。
【按揭疑難】固定年期 vs 固定金額 點揀最好?
按揭計劃五花八門,市場上有浮息、定息、存款掛鈎及高回贈等不同種類按揭計劃任君選擇,貸款人亦可因應個人財務安排,揀選以固定供款金額方式,或者固定供款年期供樓,可謂相當靈活。究竟固定金額與固定年期有何分別?怎樣揀選最好?
【置業危機】「撻訂」分分鐘損失幾十萬?如何避免?
最近新盤市場雖然暢旺,但亦錄得多宗撻訂紀錄,買家分分鐘要損失幾十萬,相信因為買樓前的部署沒有做足,又或者經濟狀況發生突變,究竟如何可以避免撻訂命運?